愚公移山干部培训网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干部培训、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培训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400-072-5559
重庆红色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愚公移山干部培训网 > 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

发布时间:2021-06-23 16:33:53   浏览次数:684   来源:干部培训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愚公移山的典故见于《列子·汤问》,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千百年来,愚公移山的故事广为传颂,愚公移山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奋勇前进。

由来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以《愚公移山》为题作大会闭幕词,1958年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尤其是2016年12月30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把愚公移山精神视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创业精神的卓越代表,进一步丰富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推动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创新性发展。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起组成了我国的红色精神、革命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精神闪亮的标志符号。 济源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济源把愚公移山精神长期作为济源的城市精神,济源把愚公移山精神长期作为济源的城市精神, 2009年9月9日,中国民协授予济源“中国愚公文化之乡”称号; 2013年6月25日,在毛泽东同志《愚公移山》发表68周年之际,河南省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暨成立大会在愚公故里济源市举行,毛新宇担任荣誉会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长铎任会长;2017年开始,济源人大把每年的6月11日确定为城市“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

愚公移山精神内涵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把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定义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86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让愚公精神满神州——一九八六年元旦献词》把愚公移山精神内涵进一步定义为“坚韧不拔、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不达目的决不停止。”随着时代的发展,愚公移山精神也与时俱进,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升华为“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纪念日

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济源人民多年来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经济建设实现了快速高效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相关规定,根据济源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人民的意愿,经济源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真审议,同意济源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设立“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的议案》,决定自2017年始,将每年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 先后举办“传承与弘扬·2017”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暨群众文化活动诵读歌会 [18]  、“大力弘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传承与弘扬·2018”群众诵读歌会 、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传承与弘扬·2019”纪念活动,充分彰显了愚公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充分发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的雄心壮志。

实践

济源是愚公故里,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从党的“七大”到21世纪,济源人民坚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持续先行,书写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灿烂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济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大河里抗日自卫团等地方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配合八路军多次横扫日伪据点,掩护王震、王首道和皮定均率领的部队渡过黄河,开辟豫西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济源先后有近万名青壮年参军参战,支援陈谢大军渡过黄河,开辟中原战场,涌现出数十名特等功臣和数百名一等功臣。1949年10月1日,战斗英雄薛平华、崔定均代表老区人民参加了开国大典,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五十年代,济源人民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全县开展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蟒河流域综合治理。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奖给济源县“蟒河驯服万民受益”锦旗一面。1958年,国务院授予济源县“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奖状上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签名。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派出119个参观团来济源学习,苏联、罗马尼亚也派团前来参观。与此同时,济源人民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发展地方工业,“五小工业”,小火电、小水泥、小煤炭、小机械、小耐火材料闻名全国。

六七十年代,济源人民在毛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伟大号召的鼓舞下,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一万多名民工战斗在太行、王屋山上,修建“引沁济蟒”工程。先后劈掉山头320座,完成了全长101公里的总干渠和118.6公里的支干渠,兴建中小型水库37座,蓄水池200座,提灌站156座,使平原地区和部分山岭区的近40万亩土地告别干旱,为济源农业的持续增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济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稳定保障。此后,又在王屋山区修建了鳌背山水库、天坛山水库和王屋山水库,有效地改善了山区水利条件。

八十年代,济源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愚公移山精神和科学决策相结合,农业上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工业上大力推行企业改革,狠抓企业内部挖潜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烧碱、树脂、化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金、银、铅、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玻璃、水泥、耐火材料、预制构件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防爆开关、高低压控制设备、平锻机、卷板机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纺织、人造毛皮、羊毛衫、机制纸、印刷为主的轻工业;以面粉、食用油、淀粉、糕点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以中成药、饮料酒、山楂系列产品、冰凌茶为主的医药保健工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88年,济源撤县建市,成为河南省首批县级市之一。

九十年代,是济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阶段。199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市属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把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锁定在工业经济上。1993年,又进一步提出“发扬愚公精神,振兴济源经济,早日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个亿”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开放促发展,科技促经济,工业促农业,平原带山区,城市带农村,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一二三产业一起上”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大批外向型、集团化、高技术企业迅速崛起,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55亿元,比上年增长48.4%;财政收入增长56%,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达到820元。 在愚公移山精神的强大感召下,济源人民艰苦创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热情持续高涨。199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3.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财政收入3.73亿元,位居全省县和县级市之首。1996年底,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济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批准济源市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省直辖体制,列入全省18个省辖市行列。至此,济源实现了从县、计划单列市到省辖市的华丽转身,经济和各项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济源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进入新世纪后,济源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坚持开放合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先行先试,坚持务实重干,使济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水平。2003年,济源被河南省纳入“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2011年,被确定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2012年被列入中原经济区核心发展区域和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2014年以来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7年3月31日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由国家发改委正式作出批复成立。

干部培训教育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72-5559删除。
干部培训教育网
全国高校党政干部培训、传统文化培训一站式服务平台,汇集全国各主流知名高校和传统文化培训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给您实实在在的方便。

咨询热线:

400-072-5559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蔚来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ICP备1801763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000号     网站地图     XML地图